聖誕節前後,有一天我被叫去幫忙搬盆栽,同事突然對著我説:「你看這棵聖誕樹,很漂亮吧?」我點點頭,他又接著説:「這是我從樓上搬下來的,你可以幫他拍張照放在你的網站上嗎?」
「可以啊」是我當下的回答,拍完照片以後,我心裡一直在想著兩件事:為什麼要放在我的網站上跟為什麼這棵樹需要被看見?
近期跟很多人的對話都在處理我的自我糾結,雖然我説得很刻意,但我其實很多人加了好友以後,除了必要的工作以外,我其實怎麼想都想不到我可以跟對方聊些什麼,不是我刻意想得很功利,而是我在苦惱著那些對話背後的困擾,就像近期我發了最後一則訊息給我的好友清單裡面的聯絡人,有好幾個人是本來平常就有在互動,他們用相對比較溫和的方式在跟我聊天,順手還關心了我怎麼了,而有的都沒在聊天,也很願意陪我聊聊天,有人則是很認真地在跟我說,他寧可我約他吃飯也不要把他當成實驗品。
為什麼寫下這些那麼困難呢?跟我一直不理解為什麼一定要放在我的網站上一樣,同事説這很值得放,我心裡很謝謝他看重我的網站,而困惑終究還是困惑,並不因為答案而消滅,我總在為什麼需要我跟為什麼不乾脆放棄我中遊蕩,最後卻又覺得這件事乾脆直接往下嘗試就好,大多數時候的判斷都不一定能夠真的抵達目的地。
這兩個月,大幅度在調整跟處理內在觀點的議題,雖然糾結跟苦惱依然在上空盤旋,在事件逐漸發生之後,逐步理解以前被別人追著跑的原因跟為什麼會被追著跑,進而更加認同現在自己對於工作的選擇,工作能否給我漂亮響亮的名號、讓我能在社群上大聲呼叫我的厲害之處或是從此擁有一種知名度,都不是我現在看重的,我想在意的是如何把一個產品從現在的樣子,長到另外一個充滿豐富體驗與真實回饋的樣貌,我的願望聽起來乍看之下一點都不實際,但就是換個角度去看我自己的認知,就是把手上的事情用已經知道的方法處理掉。
去年到今年的過程裡,我越來越不想被社群裡的人看見了,看不見事實的人群,我又能如何期待他們與我的溝通呢?
期待越多落空越多,不如就放著吧。
探索更多來自 藍鑫 的內容
訂閱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