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社群上不發動態?

最近的工作需要研究在社群上發動態來達成某個目的,但近期的自己,已經是對社群上的議題幾乎做到心如止水的狀態了,甚至在發生特殊事件的當下,我依舊選擇不發文討論事件本身的漏洞,選擇安靜不發言解釋事情的真偽。
但還是會嘗試著要寫成文章放在網站裡,給自己的意義上,比較貼近控制權。

3 個關鍵讓我決定不要在社群上跟其他人有過多的互動:
・社群上的互動跟網站上的閱讀,認同度與接受度有根本差異
・期待被觀看者以什麼樣的方式看見
・對互動的失望

<社群上的互動跟網站上的閱讀,認同度與接受度有根本差異>

我在社群上的互動跟在網站上的互動都是相對低度的,畢竟以前喜歡去回別人的貼文,或是按分享,案久了被不了解我的人留下一句話:「這個人就很會蹭」,畢竟評論一個人也不需要事實,有某些片段的資訊就可以説自己認為這個人是什麼狀況,至於是不是要求證,社群時代以來,能夠被求證的事實,往往撼動到眾人的生活,至於那些會淹沒個人的評論跟攻擊,值得誰來逐步看完真實的樣子?當事人以外,都不值得。

來到我網站,至少停留時間在一定秒數以後,我想他對我的文字有初步認同,也就不必去真的在意他是不是知道我真實的樣子,至少在那篇文章的邏輯裡,他能夠願意讀完,也意味著我的描述邏輯不被對方開 3 秒以後就離開,還算能接受。

<期待被觀看者以什麼樣的方式看見>

一直以來都很希望自己在做某件事的成果能被我在意的關係看到,因此在長期沒有得到觀看的情緒下,這個想法又扭曲了自己的期待值,近兩年才逐漸轉換成為去期待被觀看者轉換看見的方式,我喜歡看見別人的文字,從文字中得到對方的觀點與觀察,進而有更多的對話,是令人感到快樂的過程,因此我更希望我的文字是對某個人派上用場的,但我又對寫純功用的文章無法發揮文章的價值,因此我在一個文字使用還無法用出全力的狀態。

<對互動的失望>

這個互動,是對現實生活中的失望,如果反覆提到一個在意的點,持續溝通 5 、 60 次,對方還是主張我都不會檢討自己,那我其實應該是誤判了兩件事:其一是我認為對方會理解我的需求,其二是對方對於自己的行為根本毫不在意會有什麼影響,但我認為他會在意那對我產生的影響有哪些,因此我願意花力氣溝通,但只是沒想最後他僅僅只在意他自己被對待的過程裡,是否符合他的合理程度,而我的配合跟對待只要低於對方的期待值都是我的問題,雖然被耳提面命過數十次不要把這種不符合自己情境的局走下去,但我依舊是個不信無法改變的傻子。

更別説生活中的六親不熱絡互動,近期更變成我嘗試要靠近要認識的人對我的反應跟互動都會在某一個瞬間忽然就進到冷卻的狀態,而我還在不理解的思考裡,無論是在網路上或是實體的對話中,一切就隨著時間突然靜止了。

我除了會去按王師先生的晨起運動愛心、東澤的週一小説愛心,我還真想不到為什麼需要在網路上跟其他人互動的原因。

如果是為了跟其他人有跟深刻的互動,我又產生不了任何讓人更靠近的原因跟理由,就像某天辦公室裡面大家在開玩笑聊天的時候説的話,我不高、不富也不帥,什麼都沒有。

「不,你不是一無所有,你還有病。」


探索更多來自 藍鑫 的內容

Subscribe to get the latest posts sent to your email.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