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討論到了一個有點難回答的問題:「喜憨兒跟韓粉適不適合拿來當單口喜劇的段子?」我認為啦,所有的段子都應該要有平衡的方式看待它,它會是社會上的一種現象,因為人的解讀,產生了不同的意義,但產生段子的社會事實,跟用社會事實寫段子,就會造成歧視,兩者的關聯非常低,因為單一行為造成歧視的狀況很少,往往是歧視已經形成了才會被注意到。
因此,檢討脫口秀段子不夠精準,要以足夠精準的方式進行討論,我認為要把每個人對於社會群體的看法,通通放出來檢視,才能夠幫助自己理解對特定群體的看法。
你認為韓國瑜的粉絲跟喜憨兒,可不可以拿出來當成脫口秀段子?我之前拿來討論的時候,遇到有人說韓國瑜的粉絲是自己選擇成為粉絲的,喜憨兒沒有選擇,我同意這種說法,但為什麼他們會因為能否主動選擇,也讓他們群體的評論權,被放在不同的基準上?以客觀的方式來評估,不管是什麼樣的群體,都該要放在同一個基準上討論,我認為不管是哪一個群體都不能被嘲諷,但如果作為創作素材,兩個群體都要有可以被創作的空間。
如果我說的不客觀,那我想問,你認為的客觀是什麼?
我想我要把發生過的對話都記錄在這些頁面裡面。
他們發生後,遺忘的速度快到讓我難以記住,年紀變大了才知道這些事有多難一直放在某個位置。
之前剛拿到相機的時候,我很喜歡硬要拍這種充滿光軌的照片,年紀還很輕的時候,常常在不在乎的時候放棄很多當下其實很珍貴的事物。在寫下這段文字的時間裡,音樂來了這段歌詞:「過了太久沒人記得,當初那些溫柔⋯⋯」,
喜歡拿一些記憶裡獨有的時刻,畫在持續迴響的時間,回想畫面,對那些人在那些時間裡,或許都是小事,但留下的線條,都是歷史。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