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是「請問你的工作是什麼?」的第 14 篇對談,我希望可以透過這些對談,幫助彼此在工作裡看見更多自己的故事與前進的方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位念社會學的朋友,他如何在學校研究社會學後,進入網路行銷的工作。
我覺得要分成兩個角度,分成個人生涯層次與社會影響層次,這要從學生時代開始談起,以前想當學者,但聽到教授分析現在的博士很難找到工作,我想到萬一我 30 幾歲,爸媽也老了,沒有工作要怎麼辦?認真覺得學術這條路不能走,就像跟一個人談了很久的戀愛,但是走下去沒有未來,我跟學術界從此分手。
下了這個決定,我覺得很痛苦,一直回想當時為什麼要接受學術訓練?當時論文寫得很難、老師要求很高,沒辦法馬上畢業的話,疑惑自己能做什麼?這種狀態對文組的學生是非常衝擊的,就像戲劇「未生」裡面講的,過去是一個職業棋士,他沒辦法繼續當棋士,必須要找工作,在某一個領域裡面很專精的能力沒辦法拿去用,那時候迷惘自己是誰、到底在幹嘛,像是你練了很久的棒球,你的手臂對炸雞排沒有影響,一身技藝沒有人在乎。
在個人層次,我希望增加自己的可能性,讓自己更有彈性,在快速變遷底下比較不會死,創造以生存為主軸的生活方式,後續我希望從社會學解析行銷案例,期許自己未來一定要做到,增加自己的社會影響力。前幾年我自己創造一個小型的社團,讓裡面的人彼此串聯,是在為這些事做準備。
要我說我的工作影響了什麼,我覺得是有意義的事被用這樣的技術或記憶傳播出去,比方說某一個小黨,他的財力沒有像國、民兩黨這麼強,他可以透過網路行銷去槓桿他的能力;另外一個例子,某些小的品牌、好的理念、好的書店,可以不要因為資本的關係而被消滅,現在有很多東西是因為房地產進而變得無力,能不能透過比較低成本但是有效的行銷手段,讓一些有夢想的人維持一席之地。
我覺得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如果你跟一個人關係很親密,愛恨是交織的,一開始都有很多新鮮感,久了,很多例行工作就會變得很煩,或是企劃本身很有趣,執行的時候會很想死,不管是自己的問題、人的問題、時間的問題,在做完出現成果之後,覺得很滿意,那也是一個很自虐的過程,下次又會想要再挑戰一下,這個過程中很難說出開心在哪個時刻,我比較慶幸的是,我選到的公司,雖然規模比較小,權力結構比較平權,以前學校的經驗,讓我發現我工作的價值觀是想和優秀的人共事,來現在這間公司面試的時候,主管問我為什麼還要選小公司,我說數位轉型的關鍵,不在於媒介,而是權力與關係;在小公司裡面的生活,我不需要煩惱辦公室政治的問題。
整體來說,這是一個有未來性的產業、公司要願意教育訓練、職場環境相對和諧、公司成員戰鬥力很強,這些是我比較看重的,若有這些優點,那例如工時、通勤時間、或待遇都可以再商量。
你這個問題這樣問好難回答,那也許我這樣回答好了,有時候我也會去聽保險跟直銷的公開見證會,他們的夢想都很狹隘,那些話術都長這樣:想像一下,你開著某一種車、有某一種房子、去環遊世界,為什麼大家的夢想都長這麼像?我那時候在想說,如果我有錢,我要去買一個戲院,裡面都播經典老片,或是去經營一間劇團,養那些很有才華但是在為生計煩惱的人,或是很厲害的咖啡廳,讓咖啡廳繼續開著,我不想再看到好的地方或人才,被資本吞噬掉。
我有錢就是想去國外學完語言,再去那個國家學習我有興趣的東西。
後來我在想自己到底能做什麼?社會系的出路其一是搞社運,再者是經營非營利組織、當記者、當編輯、去出版社上班,我身邊的人跟學長姐做了這些選擇,在思考自己出路的同時,我正好也在看「專案管理的生活思維」,裡面講到一個概念:人生的決策要以增加自己可能性的方式來下決策,這影響我蠻深的,以上我講的這幾種職業不是不能夠做,可是他好像不會為我增加新的可能性,例如出版業在 8 年前也許還 ok ,但是在可見的未來,一定是崩壞往下走,媒體業也是類似的狀況,我繼續在想,那怎麼辦?假如我做網路業,那我要怎麼突圍?我以資訊社會學當成出發點,也許網路行銷是一條可行的路。當我畢業,學長看我能寫,就邀請我開始在內容媒體上寫文章,開始經營粉絲頁。
我自己也因為有 PTT2 的個板,上面轉載了許多我自己平常看的文章,板上因此略有人氣,我很好奇為什麼會有人來看,後來有些人就說我喜歡你選的東西,用現在的話講就是「內容策展」,我還會把個人板的文轉貼到公開板上,讓其他人可以循著路徑到我的個板來看我的文章,這個行為就累積了我後來工作的模型,覺得網路行銷是一件可以拿來說嘴的事。
對我個人來說,網路行銷是一個有可能性的東西,他對我來說像乘法,可能會是乘以 1.2 ,做了之後因此而有大幅增加自己發展的機會,但也有可能是乘以 0.8 ,讓自己扣分,選擇工作也跟我的攝影老師分享選相機的概念很接近,選相機是要選你能包容缺點的相機,因為優點久了,你都會習慣,但是缺點你會一直放大去看。
此外,如果能在工作中促成我很喜歡的網紅跟某個品牌合作,跟他們一起促成一個企劃,讓這個不紅天理難容的網紅,一炮而紅,聲勢水漲船高,就像是我自己後來跟朋友業餘辦的講座,讓我的洞察成為別人口中的特別,我現在公司的主管很重視我們能不能拿出有創意又能顧及成本的企劃,幫助客戶做出更好的行銷。
變得體貼,以前在學校會很著急要得到答案,現在因為時間越來越珍貴,所以學會了體貼,因為工作重新定義了人跟人之間的關係,別人跟你出來是有犧牲其他東西的,那樣的過程很珍貴。剛出來工作的時候,學校的朋友說我變了,我出來工作喜歡跟別人聊工作,一個是我對別的領域有興趣,另外則是職涯的轉變,是一個比較深的話題,一兩年前在聊工作的時候,一位記者朋友跟我說,我以前會覺得做不到是自己的問題,後來發現說很多事已經安排好了,因為結構如此,要讓自己不卑不亢;所以跟別人聊工作會聊到一個人的側面,人花了很多時間在工作上,這是跟社會、自我定義有關心的事,不開心的時候,你覺得你自己不像自己,工作讓你跟其他人的關係是疏離的,我也不會說工作本身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有時候我們就是想要脫離工作,我都可以理解,但我跟許多人相對起來,我已經在做我想做的事,也做了取捨,我用在意的東西換來現在的生活,也是會有怨懟,但是換的過程還算蠻划算的。
如果我之後不做網路行銷,去做教育訓練會是我接下來有熱情投入的事,結合教育訓練和網路行銷是我覺得可行的事,幫忙某些人成為他想要的樣子,30 歲以後,現在會覺得自己想當「王牌製作人」,以前我覺得要當黃子佼,現在我想當陳鎮川,當操盤手會比檯面上的人帥,不用成為鎂光燈的焦點,我獻策的人能成為鎂光燈的焦點,這才是我想要的。
—-
- 藍鑫的對談後記:
這整篇在寫的時候,我有個很強烈的感觸:為什麼這個人可以維持在某個狀態這麼久?難道是他擅於研究嗎?或是他比駱駝更能負重前行?寫完之後,發現是這位朋友,對於某個角度跟看法會持續去挖掘相同與不同的地方,然後就成為他自己很重要的生活面貌,他們努力在他們領域中,持續前進,走到他們心裡面期待自己長出來的樣子,難以言喻的痛苦跟壓力都是一場華麗的旅行。
不久的將來,也許他就會成為行銷界知名的講師,成為他想成為的那個角色。
您也想對談嗎?歡迎填寫這份表單與我聯絡
完整計畫請看:「請問你的工作是什麼?」對談計劃
探索更多來自 藍鑫 的內容
Subscribe to get the latest posts sent to you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