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戀愛大人學改變的事

在一次又一次的困惑中,我釐清了自己對於生命價值的困惑,而這次的困惑,來自於我對人性理解的成見,戀愛大人學是一堂從理解人的邏輯下手,給你一些導引,進而體會從人性中,選擇如何找到跟世界相處的方法。

先感謝那位願意支援我,讓我去上戀愛大人學的朋友(笑)

我是個絕對反對任何感覺感受,都要用理性來思考分析的人,感受這種事,就如同小説作品,你要用非常精準的公式重現作品本身,就跟你要 AI 寫出另外一個小説家,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因此在大人學開了這堂課以後,即便我對大人學開的課程有很高的認同感,但我在情感議題上,我自己的堅持大過於很多客觀條件。

帶著這股成見,我很好奇為什麼「戀愛大人學」可以常常爆滿,還有關於情感的觀點,在 Joe 跟我自己的經驗中,有什麼核心的差異。兩天的課程中,第一天上到一半,忍不住跑去跟 Joe 分享我自己的動機,跟我自己帶著的偏見,Joe 沒多說什麼,但第一天下午的課,突然有一個案例推動了我的思考。

案例的故事是在談關係之間的變化,因為發生了性行為,進而對於關係有不同的認知,通常男性的想法跟女性的想法差異,我被推動的地方在於,我發現很多不同的可能性了。

對於關係變化的認知,我通常堅持我的認知,對於一個人互動的好壞,預設其他人的行為通常偏向負面且不帶任何空間,這源自於跟其他人互動的失敗經驗,尤其是在感受不好的時刻,情緒跟反應會有循環,起點都是我認知別人對我的行為帶著我認定這有惡意;「難道你都沒有嘗試要改變嗎?」「為什麼一定要用這種方式來看待別人呢?」「為什麼都不能對別人的處境多一點理解呢?」在愛情裡,常常才有機會被問到這三個不同情境,但根源脈絡一樣的問題。

脈絡一樣的地方在哪裡?在於為什麼我可以這麼堅持自己的看法,因為我認為自己受到的傷害,有很多痛苦無法取代。

解決痛苦的情緒,我試了很多不同的思考方式,也用了很多不同的探索思考邏輯,在自己跟自己的對話中,撞擊後其實找不到一個可以自處的方式,會時常在「對他人的態度沒有不好」跟「他人為什麼要用這種方式對待我」的兩種狀態裡糾結。但第一天全天的課程上完以後,我心裡面有個想法開始鬆動:「如何重新理解其他人的行為?」那個案例裡面的角色,我兩邊都扮演過,當我在客觀幫其他學員理解兩個人各自的心態,我反而有了另外一個角度的思考:「如果當初都不是第一時間的反應,也不用情緒溝通,那要怎麼樣才能溝通到真實的需求?」

動機,大於結果。
現實,即是平衡。

這個星期每個遇到我本人的人,都在聽我分享這兩句話,因為這兩句話鬆動我的思考跟對待其他人的方式,因而減少了過去的成見,這一路上面對的過去伴侶,他們也讓我逐漸形塑出現在的相處模式,但要如何更理解背後的互動方式根源的原因?課程裡面拆解了關於從跟一個不熟的人,一路認識到走進長期關係的夥伴狀態,需要什麼樣的生活方式跟對待之前的自我整理。

在第二天中午,我去問了 Joe ,「所以所有的方法在使用之前,都必須要先從自己開始思考對嗎?」「是啊,戀愛就是一個一直認識自己的過程。」課程的核心,所有的方法都圍繞著這個主題打轉,但如何認識自己?課程內容架構,有蠻多人寫過了,我倒是想寫寫自己內在思考一件事的處理方式,中間的歷程變化。

情緒的演變是一個有趣的狀況,能減少我對感情壓力感知過於強烈的方法,其實是我過去一直無法輕易改變的認知,但因為課程的關係,我調整了我的認知,算是撿起來一個很有意義的自我歷程。


探索更多來自 藍鑫 的內容

Subscribe to get the latest posts sent to your email.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