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是圍繞著3個主軸在想我的生活
這三題最好理解的是錢,也是我通常不太提的事情,畢竟一直都在煩惱這件事,也許我看起來游刃有餘,但事實上是我一直在想辦法解決錢的問題,對於其他人跟事也不太有力氣多花心力關心與照顧,因此常常會在後面兩題產生巨大的困擾。
時間因為工作而不夠,因此一旦有時間,當然是躲起來,有人問過我為什麼你有時間不去打工多賺一點錢,當你花過幾年,一天都在十幾個小時尋找活下去的方法,你其實會累到無法直接再做類似的事情,日子會告訴你,你可以繼續活下去的方法是什麼。
我很厭倦回答迎面而來的質疑,而且我也真的沒有辦法像我現在的主管,柔軟靈活回答各種商業對話的細節,我想這就是我後來都接不到案子的真正原因,隱藏的細節來自於每一句對話背後的幽微思考,看起來無關緊要,卻會讓人看到更多的脈絡,而且是決定年度合約的巨大舉措。
為什麼在「時間」卻談到了對話細節?我以為花了很多時間訓練累積的對話能力,卻沒有在工作上發揮合適的作用,我當然也可以找個藉口,因為過去沒有訓練過類似的事情,因此我無法做到符合現在需求的事,説出這個藉口不難,難的是我心裡沒辦法接受自己找藉口跟説出這句話,一種莫名其妙的自尊圍繞。
感覺啊,多半都是因為人際關係,再加上很多我受過的傷害疊加在我跟人的對話中,只要察覺到對方來意不善,我就會開始東躲西藏,把自己的畏懼隱藏在對話的來回訊息字句之中。
於是那看起來就會是各種慾望的集合,以為可以得到某些狀態的互動,或是拉近的距離,其實最終都會回到自己無法跟自己靠近的事實。或許找到的那些感受與感覺,都只是在無窮無盡地嘗試接近自己的過去。
在 10 歲之後就知道人生很不公平了,在爺爺去世以後,我強烈地感覺到世界並沒有真正穩定而明確地存在著平衡,當抽掉某個人以後,就清楚感受到因為切割了某個生活的觀察,即便是要寫自己的感受,當我摸到鍵盤以後,還是用力地在想辦法轉換寫法寫成「你」。彷彿這些過程裡只要是在講其他人,自己就比較不會感受到不舒服和不愉快,誠實在我的世界裡總是帶來各種刺痛的荊棘,讓我在理解人生的過程裡,滾動著巨大而不舒服的感受。
那該怎麼做呢?之後的日子該怎麼做呢?躺平不好嗎?花了很多很多的力氣還是拖累了身邊的人,這樣的日子為什麼要繼續走下去呢?
直到現在我都還是沒有答案。
而且越深層的慾望越容易讓我感受到自己的尖銳,我總是迫不及待地得到我渴望擁有的一切,但又在擁有以後的畏懼中開始循環著想像,進而開始拋下各種問題詢問,因此撕裂了關係,拉開距離。
循環了 40 多次以後,我也終於厭倦了反覆嘗試,因此就是丟著,不管有什麼感受都丟著,不處理不靠近不遠離,盡我所能地把一切都維持在一種低度運作的狀態。
就跟這個網站幾年前的狀態一樣,此時此刻,我的隔壁桌那一對正在拍照留下紀錄,我的耳機正在播放周杰倫的回到過去,所有的事都在提醒著我曾經有過的倉促決定,就繼續這樣盡可能地封閉上鎖所有慾望,可能才是平順人生的關鍵決定。
探索更多來自 藍鑫 的內容
訂閱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