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經營個人頻道的「觀點」

很多人跟網頁會跟你說做到三件事, 5 個方法,你就可以做到某件事,這樣會缺乏對於你周圍環境的認識,造成你對你自己認識的失真,所以要先了解自己的觀點跟整個環境差距在什麼地方。
個人頻道:關於你的「資訊」,傳遞的管道

只要你把你的資訊傳遞出去,幫助你被「認識」,這個管道都算是你的頻道。你跟別人講話、錄影片、上台講話都是一個頻道。
通訊軟體、社群服務、網站都可以稱之為頻道,因為他都能夠幫助你,傳遞觀點。


在這麼多元的管道下,怎麼利用這些管道的特性,傳遞你的觀點?

通訊軟體:Line/messenger/wechat/WhatsApp/Instagram
定義:可以使用訊息往來的軟體
特性:一對一對話,多數時間是用在深度溝通
適合的方式:不要打錯字、放慢速度、把對話的時間拉長。

社群服務:
定義:Line/Linkedin/wechat/Instagram/facebook
特性:透過社群工具的點讚、留言、分享,表達初步觀點
適合的方式:記住每個人都不知道不知道的事

網站:
定義:擁有網址所有權的網站
特性:你可以控制這個網站裡面出現的所有資料
適合的方式:練習把一個觀點寫下來,寫長寫短都可以

上述分類是我觀察後的想法,發生切身相關的議題或是新聞時,多數狀況只會停留在社群上的討論,而私訊則會是資訊交換,例如不清楚被公開評論討論的對象是誰,我們會用私底下傳訊息交換資訊的方式,來收集這個人是誰。


個人頻道的觀點,能用什麼方式幫自己建立?

1. 不要隨意下評論:不下評論是為了要讓自己有時間觀察出更多細節,進而可以符合自己認知的角度,認定事實是什麼。
2. 盡可能先求證:無法求證的事情,只會淪為傳話,傳話對個人評價與可信度會有很大的傷害。
3. 只談自己親手建立或整理過的看法:雖然大多數的人都會嘲笑某些觀點的不完整,但唯有持續整理,你才有機會把生命中各種體驗磨碎以後,成為如咖啡好喝的個人觀點。

這些是我在歷經了一些生命體驗後的心得,我不確定你會怎麼看到這一篇,但如果你對於個人觀點有思考類似的議題,這篇如果能幫上一點忙,我會很開心。


探索更多來自 藍鑫 的內容

訂閱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