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情緒在感情裡面的影響


感情的問題如果談到情緒,通常都是像中國邏輯的事:

情緒不好跟戀愛好不好,自古以來是不可分割的一件事,但是,問題是,情緒的反應跟症狀,往往都是因為家庭、工作等生活環境連結在一起,原生家庭往往又是造成情緒問題的重要起源,人無法選擇原生家庭,只能在環境中嘗試成長。

有人很幸運,可以在長大過程中持續被家人、朋友好好照顧,可以學會不用激烈的方式表達,而有人就是開口閉口髒話,動不動就是情緒強烈的處理,兩種情緒表達方式都會跟家庭狀況有許多關聯。

許多事情無法被時間改變,只能靠事件一點一點去推進改變,要讓一個人改變最好的方法,是幫助這個人建立可以改變事情的步驟與方法,創造足夠的安全感,舉個例,如果一個人不太敢表達自己的想法,除了有耐心等他表達之外,還可以嘗試切他中路(?)

不太敢說話的中路,是有耐心地問他問題,問一些安全不會造成困擾的問題,或是他可以很安全回答的問題,回答久了,建立了他的信心,他可以持續表達他自己的一點觀點之後,他會建構出他自己應答的機制,之後會慢慢表達流利。

是否能夠表達清楚,往往是在感情裡面減少情緒問題的原因,表達不是只有說,還有聆聽,以及再次確認,打開 PTT 婚姻版,會看到網友來把自己狀態寫在 PTT 上,詢問大家的意見,但是,狀況往往都只有一半,資訊落差的討論,助長偏見。

有些故事很荒謬,結婚之前,岳父岳母說不請客,為什麼要拿這麼多餅去送路人,多少錢? 38,000 (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如果你沒有朋友,不能理解送禮這件事,是不是應該先去交更多朋友,而不是在那邊對別人送餅給朋友,分享兒女結婚喜悅這件事品頭論足。

也因為這種荒謬的環境,很多時候很多人是不想直接討論問題的,因為討論問題就會有衝突,有衝突就會有不滿,有不滿又沒辦法把話講清楚,那為什麼要帶著情緒接受這一切?但是等等,你是不是忘記,只要嘗試把想溝通的事物說清楚,問題很有可能就可以解決?

你今天與其抱怨對方情緒很強烈,對方很恐怖,對方如何又如何,嘗試解決問題對你來說,是你在意的事可以得到解答,當然可以選擇不說不討論,逃避雖然可恥但有用,有用的次數不會比解決問題核心來得有用,短暫逃避當然是可行方案,不過長期來看,還是要去處理問題的根源。

如果你畏懼情緒帶來的壓力,只有一個方法可以找到根源解決情緒壓力,專心處理事情,如果對方嘗試要用情緒,逼迫你照他的路徑走,請堅定而溫柔的要求他不要轉移焦點,不要用情緒溝通。

這會不會很理想化?會,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跟行為學習理論的基礎來看,只有持續嘗試去做才能在同樣的事件中,做出不一樣的成果,養過貓咪的人或多或少都會遇到半夜貓咪瘋狂運動的問題,之前威脅利誘我的貓都沒用,直到某一天晚上,貓咪跑來跑去的時候,我突然拿出零食,他吃完之後,繼續跑,隔天白天我也拿零食,他醒過來,吃完之後繼續睡,我這個動作循環持續了三個星期,貓咪的作息突然改成白天狂奔,貓咪會改變,人,也許也會。


探索更多來自 藍鑫 的內容

訂閱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

在〈關於情緒在感情裡面的影響〉中有 1 則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