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的生活,多了一個新身份:爸爸
不止一次跟身邊的人説:我沒辦法生自己的小孩,因為我對我的家庭有很多不諒解,無法對自己的家庭給出期待,但我同時又認為自己的問題在家庭裡才能找到答案。
但從我準備要提出我的爸爸宣言到我真的講出來,我想了幾個問題:
・我能不能善待這個小孩?
·我對「爸爸」這個角色,有什麼樣的認知?
・我能不能真的想清楚自己到底是為了什麼仇視我的父母?
在我想完這幾個問題之後,我開口説了這句話:
「妳知道,我是為了我自己想要養一個小孩,成為一個爸爸的嗎?」孩子的媽媽一臉不解的看著我,但我在對她説出這句話的那一刻,我對自己提出來的問題,有了清晰的輪廓。
首先是,我自己並不是因為不想養小孩才決定不生自己的孩子,而是我對我自己的家庭教育跟對小孩的基因,仇視那些在血脈裡面的狀態,而這次決定寫下來這件事,其實也是給自己一個有趣的驗證路徑,面對自己最深層的課題,終究會迎來一個機會,讓自己挑戰解決跟分析,如何在情境中找到一個有趣的解決方案。
而我應該怎麼面對來到我生命中的孩子呢?同時,我還要面對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活規則、新的需求,以及我過去還沒有完成的人生目標,要怎麼在這些生活瑣事中找到一個更好的生活方式?
又或者,不是更好,而是對自己的更深層理解;在成為爸爸這個角色之前,我到了一間全新的咖啡館,遇到了幾個很有自己想法的少年維特XD,充滿青春的煩惱,但同時也擁有很多因著這個時代形塑出的年少痕跡,充分瞭解當下的時代,對未來的不安劇烈擔心,但也能安適地面對自己要解決的生命課題,雖然話語中充滿各種不確定,但已經比 20 年前的我擁有更多自信。
在這種前提之下,我又能在什麼狀態之中成為一個爸爸呢?
一個朋友非常語重心長的提醒我説:「當爸爸背後的代價非常巨大,是一輩子的事,而且你之後,每一天,每一天喔,都必須要重複一樣的生活,一樣的人生,直到孩子成年,你都無法離開這個角色,你真的要想清楚才能做出這個決定。」
「嗯,我知道,這個我有認真想過了。」
我早在曾經擁有小孩的那一段時間,失去之後,想完我是如何開始又離開孩子的生命了,而當年的我無法鼓起勇氣承擔孩子的生命與自己的生命,即將同步成為超越個體的命運。
家庭的代價,在我剛開始照顧小孩的時候我留下了一段簡短的描述: 是一種容易被驚嚇的狀態,對於傳統角色都是媽媽在照顧小孩就更不理解了。 因為都讓媽媽在照顧小孩,那「男性呢?」都消失了嗎?現在是家庭只需要女性處理事情就好嗎? 我其實想一想會很生氣誒。 原生家庭都是女性在張羅一切,從婚禮開始就是女性處理各種事情,沒打算要幫忙。 然後在家裡的各種事都是女性優先處理,或是美其名訓練女兒,但問題是為什麼一定要是女的? 我光是身為觀察學習怎麼做的角色,我都已經累到無力了⋯⋯想像一下一個人自己把小孩生完帶超過 1000 個日子。 我這幾天一直都在想著:到底誰說媽媽在家帶小孩很輕鬆,只要做家事就好。 整個家要弄好的難度不會低於自己創業開公司啊。
因此我開始了一個爸爸的生活,每一天看起來都很類似,但也都幾乎完全不一樣,前一天還要踮腳開門的孩子,隔天不用踮腳開門,所有的細節都會成為一場驚喜,真是各種意想不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