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堂找到自己如何面對生命的反思課程。
在戀愛大人學的課程結束之後,我跟講師 Joe 分享了一句課程裡的心得:「謝謝你打破了我對過去關係的成見。」
我這輩子都在追逐一個問題:到底關係會在什麼樣的狀況下達到平衡的狀態?並且其他人會跟我有良好的互動?探索的過程裡,不停模仿別人擁有關係的好手法,甚至是以猜測來維持一段關係的平衡,在這些各式各樣的花俏手法維持的關係中,沒有辦法達成雙方良好的互動,相處時間一拉長,在關係裡面計算彼此缺失的情況,就成了一種常態。
「只要一但開始看著對方不好的地方,這段關係就註定會失敗。」我至少看過這句話 20 遍,對我極度包容的伴侶,也曾經看著我很認真地提醒我,他甚至把整個戀愛大人學裡,説要做到的事情, 70% 都是由他來完成,我只是一直在想:「真的嗎?為什麼看好的行為,關係就可以維持?」在過去長期累積關係相處失敗的經驗之後,畏懼所有的關係,造就了我對感情關係的深度恐懼,這堂課撬開了我的偏執,發現因為自己的行為,用了錯誤的對待方式,反而建構了自己的仇恨值。
仇恨值是什麼?「這大概就是把自己隔在一道又一道牆後面,然後又責怪別人為什麼沒辦法靠近自己吧。」Joe 在課程的最後總結,第一句話是:「戀愛是持續認識自己的過程」,課程中反覆提到,過程比結果重要,在沒有來上戀愛大人學之前,不只一次在影片、文章看到這個概念,但我心中總是先提出一個問題:「真的嗎?」課程的第一天上午,我也一直在想關係真的要用工具評估嗎?評估完,然後呢?直到看到案例4,跟自己過去的經驗實在相似到讓我驚訝,我才突然看見我自己問題的答案。我的答案是:我不認識我自己。
過去也跟好多朋友互相討論過關係的相處方式跟解決方案,但會在「我跟對方的互動」、「自己為什麼沒辦法好好相處」這兩題上卡住,後來讓互動變得更知道拿捏進退,相處中應該要跟對方保持的步調與方式,都找到了方法,但在進入長期關係上的生活細節中,始終沒有辦法好好地維持下去。戀愛大人學的案例,故事寫得很好看,但很奇妙地是,我還或多或少經歷過每個案例的一些情況,對我來説,那些都是人生中的曾經,即便是很常看 Joe 的文章,嘗試要自己把這些「方法」拼湊起來解決問題,但成效不彰。
最讓我有感而且真實感受到懊悔的一句話,是「動機比結果重要」,某段關係我曾經為了這句話,辯論定義2個小時,上過課就知道不要去吵這種定義的架,如果你跟我一樣會問「為什麼不能吵?難道吵架就是錯的嗎?」,請讓我用課堂上問問題通常會聽到的回覆,回答你這個問題:「那你在關係裡面想要的是什麼呢?」當時的伴侶也問我一模一樣的問題,我當下沒辦法聽得懂,也沒辦法讓自己做出合適的互動,但我極力想要找到自己是對的證明,抵死不讓。這些行為背後都透露出,關係裡面不想去思考自己抓著背後這些經驗不放的原因是什麼,以前我會説這是一種人生必然的結果,現在我會安靜地看看,我想要的相處模式是什麼,再跟其他關係互動。
課上到一半,我其實就開始社交了,約了課程裡遇到的同學去參加我常去的酒吧週年慶活動,趁著幾分酒意,我嘗試做了一件事:去跟我認為很美,看起來不好接近的女性朋友閒聊,閒聊本身不是重點,我發現我自己面對這次的練習,我找到一個重點,我在跟對方談話的過程中,嘗試著去了解對方關於異性搭訕他的想法,而且對方在我詢問他是否單身的時候,他告訴我他是單身,後來交換了聯絡方式之後,搭訕就結束了,我的開場白是:「我約了一群去上戀愛大人學的同學,我好想知道認識陌生人跟陌生人互動的感覺是什麼喔?你介意認識新朋友嗎?一起下去聊聊天?」他就下樓跟同學一起聊天了。
我的動機是什麼?我過去一直在嘗試用下意識的行為證明人的黑暗面無論如何隱藏,都會在某一個時刻浮現出來;大多數時候,我們友善地對待著其他人,並且能夠在其中找到善待自己也善待他人的方法,就可以看見其實大多數的時候,生命充滿著有趣的對話與相處,至於關係,這兩天的課,反覆在提及、討論的概念,都是如何理解互動前後的各種訊號,讓自己可以好好地與自己相處,也能因此讓其他人更容易與自己相處。
酒醒了,我還是覺得對那個新朋友感到不好意思,下次再去酒吧如果有遇到,我會鼓起勇氣打招呼:P
如果來大人學上課一段時間,你會聽到他們對於人生難題都會提醒八個字:「相信思考,勇於改變」,我從來不曾把關係生活中,我自己思考的過程描述地這麼詳細,很謝謝這堂課給我的啟發,去認識那位新朋友,是我改變的開始,以往我的心態是只要去認識了,一定要想辦法弄清楚對方面對進入關係的看法是什麼?其實在搭訕的那一刻,關係就已經開始了,我因為課程更清楚看見自己在什麼位置,這堂課很好用啊。
如果你還在猶豫要不要去上課,你可以先來聽聽看 Joe 張國洋在 TEDxFJU 的演講:
探索更多來自 藍鑫 的內容
Subscribe to get the latest posts sent to your email.
你很棒!感謝這兩天的照顧。就算不要那麼努力,一切都會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