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我去重新啟動人生

標題聽起來很正面,對吧?可惜不是,看圖就知道我為什麼這麼説了。

會有通訊軟體的聯絡人,多半都是在某個場合裡面互相加好友而留下資料的,也不是第一次聽到或是看到有人要封殺我、讓我混不下去、或是我超爛的各種言論,但這則我真的哭笑不得,完美呈現用善意包裹的惡言相向。

睡前本來想把客服經驗寫下來,但在收到這則訊息之後,我立刻把題目放下,來好好寫這篇。

我認為要別人接受自己的建議,首先一定要是自己能夠做到的是,合理性在於,因為自己有過達成某個目標的可能性,因此才有機會把一件事重現。

第二點是,要能夠理解對方的行為跟立場是什麼,否則很容易在建議的過程中,變成各説各話。

第三點,建議要是接受者能夠清楚理解並且重現某個階段的狀態,這才能夠被稱之為建議。

但剛剛那句話,抱歉我這些討論的標準,沒有一個能夠達到這個標準,如果那是他剛剛跑去重啟人生的訊息,那我會深感遺憾,畢竟人生的單向路徑,沒有辦法依靠重新啟動過得更精彩。

我感受到這個世界很奇妙的運作邏輯了,這個月開始我持續實踐收集每個生活碎片的行為,沒想到剛開始整理聯絡人,就遇到這種天降素材的浮誇資料;我跟這位聯絡人已經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互相傳遞訊息,這個時間點發訊息過去,也是因為我接下來開始想要更密切地跟我的聯絡人們討論我寫的各種小故事,像是大家都説寫得很可愛的貓咪(點我來看),或是接下來可能會有的各種知識討論。

以前我會收到一句大概也要再回個幾百句才會停下來,畢竟讓對方先封鎖我,是一種沒有包袱的戰爭,吵架總是日常的必備元素,但就在這個月,一切突然風向大轉,我很仔細地在思考,把想法用在什麼地方上才不會浪費時間,這句話完全沒有必要浪費我的思考與對話時間。

但我留下紀錄,是因為總是會遇到有人在網路上被霸凌,或是被欺負、被攻擊到祖宗十八代,即便「我們與惡的距離」把惡意攻擊言論的後果演給你看,還是沒有辦法讓所有人都盡可能地善待他人。因此請善待自己的身心,不要讓其他人的無知言語,傷害自己為數不多的快樂生活與情緒,這是一個隨意罵人也不會認知到自己責任有多巨大的世代,有機會,我們就一起分享更多溫暖吧。

看來貓咪故事真的推進了我人生好多環節。

–更新–

另外一位朋友看完貓咪的故事給了我一個建議:

世界還是會有溫暖的:)

皮蛋瘦肉粥

小貨車上的皮蛋瘦肉粥,是我這輩子第一次吃到的皮蛋瘦肉粥,叔叔熟練的叫賣著,在每次聞到皮蛋加熱後的味道,加上相對大塊的瘦肉,奶奶家附近的小巷子,常常會有鄰居來小貨車這邊跟叔叔聊上兩句後,帶一碗皮蛋瘦肉粥回家。

在巷子裡跑來跑去的我,有時候會被叔叔叫過去,他問我會不會餓,我都會點頭,就算不餓我也要吃叔叔的粥,畢竟他總是笑臉迎人,很少會有看起來心情不好的時候,客人靠近小貨車也都會笑笑的,但每次午飯前的叔叔,從小貨車上拿下稀飯桶的時候,常常沒有笑容。

「哇,還剩一半欸。」
叔叔當時看了我,那是一個我還不懂的情緒,而直到今天,非常熟練的狀態,無奈。
「對呀,你要帶回家吃嗎?」「奶奶説不行,因為我會不吃家裡的飯,可是叔叔的稀飯好好吃。」他笑笑摸摸我的頭,把剩下的稀飯倒進水溝,把桶子洗乾淨。

生意時好時壞,在民國80幾年的人,還是會熱愛吃這類的食物,生意很好的時候,叔叔會把小貨車所有金屬的地方擦得很亮,讓桶子跟車台都跟新的一樣;有一次叔叔把車台跟桶子刷到會反光,太陽照著他的桶子,他整個人都像是超級英雄,渾身散發皮蛋瘦肉粥之王的氣息,在打開副駕駛座,拿出一碗皮蛋瘦肉粥遞給我的那一刻,對童年的我來説,那是英雄。

「今天給你很多料喔,我把所有稀飯的料都留了一份給你,回去跟奶奶説,叔叔今天特別想請你吃。」

我點了點頭,收下那一碗皮蛋瘦肉粥,小貨車非常明亮,閃耀的光芒過了28年我都還記得。
最後一餐,叔叔會吃什麼呢?我看不到,當年年紀太小,小到無法理解什麼是生活的無奈,而我沒學會叔叔的皮蛋瘦肉粥,今晚,我正在吃一碗跟叔叔一樣味道的皮蛋瘦肉粥。

這麼多年都沒變

關於我自己的故事,好像都離不開淡水,也因為自己是在淡水發現自己可以做社群,才如此惦念淡水吧。不需要思考如何前進,也不需要打開社群網站或是Google地圖確認店家是否有營業,信步穿越重重人群後,在漁港前,我看著熟悉的空間,困惑著自己還是想要那一年的生活方式嗎? 繼續閱讀

疲倦

沒想到可以疲倦成這樣,深刻感受到身體已經到了無法再次輕易進入熬夜的狀態,而在休息的那些時間裡,我也很清楚知道自己因為無法再次累加自己的疲倦,去兌換出生命裡的某些燦爛。

一輩子都在思考對話與答案的自己,能在這些生命裡面的樣子,找到什麼令人期待的對話呢?我想在未來不久的時刻裡,可以看見答案。

累到頭痛而無法思考著的一天,結束在保持通話的 FaceTime 裡。

整個台南的行程

這一天結束在台南車站,走進台南車站的那一刻,我有一種彷彿又當了一次兵的感覺,每次來台南都倉促地令我困惑,我心中只有一個微小的想法,下次再去台南要待好待滿一個星期,七天,來把整個台南的文史樣貌通通認識清楚。

2023-01-21

有許多無法直說的感受,都會在某一個時間點一瞬間流動,一次展開陌生又熟悉的時刻,該怎麼收集這些感受?同時又能合適地表達?

遇到年節的尷尬感,讓我覺得今天真的是跟一般聚餐沒有差別的日子,一年只見這麼一次,要怎麼樣才是最好的心情狀態呢?

2023-01-19

大家都有自己漂亮的地方,我不太會拿自己跟男友的前任們比較,我一定沒有人家漂亮大方,脾氣也堪慮,論才華也沒有XD

我只要知道這個當下另一半是喜歡我的就夠了,比較那些超沒意義

繼續閱讀

2023-01-18

今天一片空白,出現了固定會有的反應,是每次遇到要自己持續寫下文字的自我要求,就會出現的心裡狀態。

困頓。

很想寫下有系統的文字,但卻被心中所浮現的各式狀態關起了那些文字。

就這樣,門被關著

連。百字都無法寫下的一天。

2023-01-17

成果總是一種令人難以界定的事,這世界總是沒有能夠獨立完成的事啊。

是因為什麼困惑著成果呢?又會是什麼讓成果如此難以提及呢?

罕見地挖掘著背後的動機,又再一次看到許多人沒説出口的想法跟台詞。

在收到幾年不見的朋友送來的梅酒以後,那股淡淡地梅子香,也許就應該是讓更多對話裡能提及、更多看得見的資料、更多曾經有過的樣貌,足以被稱之為成果的痕跡吧

今天又收到了書評的邀請,看來可以開始騰出網頁的資料空間,來把這些資料放進去某個分類頁面裡。

「我的網站就像調味料的格子」,這是我今天的廚師朋友開口説出的介紹詞,而在這 10 幾天的過程裡,找到了下一個可以嘗試的產品類型內容,接下來就是開始自己嘗試要產出一個數位產品,為了自己打造的產品。

異鄉人

看完這部小説,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同感,沒有辦法對其他人的遭遇或是感受得到同樣的理解跟體會,而且也不明白為什麼會要在親人離開的時刻必須要以哭泣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我想起了爺爺去世的頭七,我只是安靜地跟著大家行禮如儀,不確定這些儀式對於爺爺能帶來什麼幫助,而活著的人又能夠被安慰著什麼,在一眾長輩沒有發現爺爺身上狀況的那一刻,我發現遍地都是血的瞬間,我聽見爺爺說了一句話:「何必活得那麼痛苦,反正腳上的病又不會好。」

30 年過去了,這句話依舊繞著我的心底不放,與生俱來的困惑,可能是在這個問題沒有解決下,與我的人格共生,成了我永恆的病痛,既然已經看見過死亡前的無力與脆弱,而我又是在什麼條件上,需要依循著他人意志,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應該有的樣子呢?

應該有的樣子又是什麼呢?能夠拿出對應的錢因此好好活著嗎?不得罪其他人嗎?無時無刻都保有理智並且成就一生都在相對精彩的生命之中持續活著嗎?

看完小説卻一直在反覆思考著這是怎麼一回事,我的生命困惑卻被一部 1940 年代寫完的小説敲響,迴盪在我的生命過程中,那些沒有答案的問題裡,成為一個暫時的回答。

「如果沒有讓自己好好生活的能力,卻總是想要找一個關係來拯救自己,你就乾脆一點承認、你只是想把別人一起拖進泥沼,再奢望對方永遠不會對玩具厭倦。」

今天是打開結的一天,吃早餐的時候,被拜託處理一條纏繞在一起的金屬項鍊,耐著性子花了一點時間,解開打結的位置。

陪著吵架了幾天的人,去了大溪,遇見了一直想見的朋友,吃了他招待的食物,聽著他的介紹,一股奇妙的感動從心裡浮現,因為招待留在店裡很長一段時間,等到準備離開前,我突然看到熟悉的臉孔,發現朋友的女友是很久不見的朋友,這世界的距離一旦縮短就成了難以置信的短距離。

以為不會再遇到的人,在一個很意想不到的地方遇到,內心暗自慶幸當年的冒犯沒有真的變成另外一個問題,持續延伸引爆,好像過去很多年都在擔心這類的人際關係炸彈,但時間久了,非常非常多的人都不會再相遇了,只需要安靜地面對著自己就夠了。

離開大溪以前,順手幫喜歡吃豆乾的人買了豆乾,這次沒打算自己吃,打算全部都給他吃。

最難解開的結,是在親自綁上結的前一刻,反覆詢問著自己真的要這樣做的那個自己,如影隨形,從來沒有離開過身後。

一如這些日記,以為寫了就會好過一點,但看來是一點都沒好過吶。

陰天

什麼樣的人才會聽見陰天而有感呢?

我身邊的人,很少有人問我喜不喜歡陰天這首歌,感情的事,多半也不會來問我問題,知道我如何談戀愛的人也不會多説,大概就是又雙手一攤,問我這次維持多久,感情出了什麼問題。

還能出什麼問題呢?注定要是一台列車,就無法輕易停靠在那些車站,車站需要的是售票機,才能在他們的世界裡常相廝守,而身為列車的人,就該認清楚自己的宿命是難以停泊。

曾經以為自己可以停泊在某個車站裡,直到發現無論如何都無法像一台售票機停在某個地方,安然地重複著一樣的動作,而自己並非不認同停留在當下的現狀,只是自己無法快速調整成停止的樣子,於是就這樣往前移動了,一過就是十年了,以為放不下的,就這樣跳動著,隨著時間減緩了頻率。

年紀逐漸增加才明白以前看不懂的人生道理,原來充滿著各種意義跟邏輯,沒有什麼事情是無法忍受的,除了你只想跟其他人對決。

無論怎麼聽陰天這首歌,我始終無法以簡短的方式,講出我聽見這首歌心中的糾結,那種無法揮散地鬱悶,也不是因為做了什麼事才讓自己心中持續糾結,而是因為自己對這些日子,深埋在心底的故事總會隨著時間突然放出聲音,呼喚著自己要記住那一刻啊。

還是無法好好地寫下陰天的感覺。

2023-01-12

今天的我比昨天進步多少呢?

又有什麼標準可以用來衡量自己的進步?是關係嗎?還是思考一件事?還是面對生活裡面的大小困惑呢?

一個問題產生的連續對話,牽著情緒像是在大海中的海浪,問題如同浮標,持續在同一個位置發光,光芒會隨著海浪忽大忽小,而海浪不會因為浮標改變大小,往往是隨著四周圍的浪來浪往,共同震盪著。

這是我一貫理解情緒的方式,也是理解世界的方式,不確定其他人怎麼理解,但也只有這種理解方式了,在需要建立基準的過程裡,找不到人陪伴,逐漸變得不相信外在各種訊息,傷害漂浮著,對話碎片一道又一道割傷無法長好的靈魂,在結痂以後,聽到其他人都説自己也是這樣長大的,所以你一定沒問題。

真的沒有問題嗎?真的不會受傷嗎?還是跟受傷長大無關,只是因為自己無法蛻變成真正的孤獨呢?聽到看到的各種孤獨樣貌都成了那些人生命中精華而精彩的樣子,念中文系的朋友告訴我,每一種閱讀都是孤獨而無法分享的,作品也是,沒有任何一個人會真正理解其他人眼中的理解。

正如每一道浪,沒有另外一道浪能真正接住,只有共同起落以後,才能找到讓浪頻率一致的方法,才能在同樣的頻率中安穩。

2023-01-11

貼了以前寫的文章給朋友看,然後發現自己一秒想起當時在寫的是什麼,看起來好像什麼都記得很紮實,但其實只是知道了什麼詞彙會引發其他人的興趣。

突發多了兩件事排進生活的排程裡,讓事情被卡住,發現自己不太願意硬塞事情,逼自己勉強處理掉了,好像看著自己越來越不努力爭取某些東西跟狀態,比較舒服

覺得過年應該要吃點糖果,但又不是什麼糖果都可以吃,掬水軒的糖果不愛,但是高纖蘇打我可以。

一段接著一段的事務不停打斷著思緒,以前用免費的網誌服務還會覺得自己這樣不太合理,現在是:反正我自己有付錢,就讓自己能用就用吧。

回頭看自己當年寫過的文章,覺得太過柔軟,現在則對寫特定題目的文章感到一股排斥,但對於此時此刻的日記式隨性寫下生活軌跡感到願意嘗試。

看起來好像我也要跟風格練習裡的主角一樣,去巴黎某個廣場搭公車了。

2023-01-10

平靜下來的那一刻,我回頭看發現我已經看完一本書了,今年開始8天,至少每天都有在更新網站,雖然網站跟新的目的,跟當年一開始設定想要以工作為主的更新方式截然不同。

我的生活也隨著一種我無法解釋的步調,走著走著就到了一個過往未曾想到的平衡,以前還會問自己這樣是好的嗎?後來發現這個問題本質上的矛盾後,我反而持續在看的是怎麼讓自己繼續找到下一個有趣的動力,重新看到生活的光芒。

肯定不是沒有題目可以寫的,只是我的畏懼跟害怕被各種事情質疑,以致我無法坦然面對各種自己,畢竟每個人看著我的面向都非常不同,我有的也就是這些罕見而稀少的所有。

於是把自己快速地放進某間公司,嘗試收集更多生活的規則,沒有得到規則,反而是得到更多無力感,

「書這種東西的價值是取決於它帶來的知識/經驗/感受到底有沒有影響到你的人生,至於看書的方式本來就因需求而有所不同自然不過

看過全部的文本而不解其意的大有人在、看別人摘錄的內容受到啟發的所在多有,即使轉譯的形式已經變水,但到最後來說就是個人選擇而已」

大概是我今天看到最有感的一句話,但也不能夠代表著什麼,充其量就是今日份量的混亂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