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説這是史蒂芬‧金的小説,我會覺得是某個新出現的小説家,用很現代的方式,寫出了某種古典感滿滿的小説。
史蒂芬金的文字,都有一種美國早年的感覺,在看起來日常的文字裡,用巧妙的節奏把人事時地物,釋放在空氣中,隨著文字閱讀之後,可以感覺到空氣中那些故事的氣味,隨著頁數的推進,故事就打開了自己的時空。
這次的故事在第四頁就把整個故事定調,後續章節裡,在各種必須要自己讀到的細節,結合了史蒂芬·金過去所有的故事風格,角色在情節的推進中,事件與對話的思索裡,會讓我很常聯想到自己生活裡的某個狀態與對話,任務本身不一定是答案,而目的本身不一定能讓自己走到想要的狀態。
劇情跟結局的目標不在於主角的目的,是個很有趣的留白過程,故事本身很用力地在讓讀者自己把故事幻想到某個狀態跟結果,在看到主角要用「假裝自己是個作家」的描述,我忍不住去想一個作家要怎麼假裝自己是個作家?或是他為什麼想要讓角色假裝是作家,難道就只有作家可以開始這種假裝嗎?又或者是因為這本小説想要宣告作家本人對於自己的奇妙想像呢?
這本書對我來説,是個一分一毫都不好提到細節的故事,因為多提都會破壞故事細節中令人感覺值得探索的趣味,就像你正準備要打開某個充滿香氣的房間,雖然從外面看進去,乍看之下有點嚇人,但在其中的香味,是那些故事陳年以後,隨著各種故事彼此的對話,孕育出一場又一場的對白風景。
探索更多來自 藍鑫 的內容
訂閱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