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是「請問工作滿意嗎?」的第 8 篇對談,我希望可以透過這些對談,幫助彼此在工作裡看見更多自己的故事與前進的方向,今天要分享的是作家阿亞梅,曾任財經雜誌記者,現為專職編劇。
一開始我想要許願(大笑),我約了一個我喜歡的男生,在即將到來的暑假要出去約會,之前他拒絕過我的邀請,我想透過寫故事,想像我們如何順利地在一起,然後故事就出生了;在這之前,我試圖寫一些小說,可是一直沒有寫完,有個故事開頭,幾千字或是一個故事架構,很多人都會有類似的狀況,也很多人來問我說:「我有一個故事,可是我不知道怎麼寫。」
也許寫作就是這種感覺,你不知道怎麼去下筆,我也曾經這樣,可能是因為想在一起的衝動,覺得寫完小說,戀愛的事情就順利了,因此我寫出第一部小說。
這幾年都先介紹自己是編劇,以前也不會特別介紹自己是作家,因為當時有個學生的身份,再加上我覺得自己還沒有到當作家的位置,畢業之後當了記者,後來成為編劇,所以都會直接介紹當時正在從事的工作。
有沒有買我的新書?有沒有看我最新的戲劇作品?一個作家最需要的就是作品被關注。
我覺得我很幸運,有的人資工系畢業,因此而成為了工程師,然後醫學系畢業大概就考上了醫師,因為唸了什麼科系選了什麼職業,可是我的工作不是這樣,所以我算很幸運,不是毫無選擇的選擇了作家、記者跟編劇這三份工作,寫了小說之後,你會期待更多人看到你的文字,比方說吳子雲、九把刀他們想拍電影,這是一種,我則想要寫電視劇,當時一邊唸研究所,一邊參加三立的編劇培訓課程,培訓了半年,一開始的想像跟實際上會有一些落差,編劇沒有固定收入,在當時我覺得可以緩緩,時間不會是編劇的門檻。
那年的當務之急,是我需要瞭解社會在幹嘛,所以我思考我有什麼事可以做,又可以訓練文字,所以我覺得做記者是一個蠻不錯的方式,因為不用關在一個組織裡面,你可以去瞭解別人在做什麼,也許瞭解不深,可是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後來累積了半年的生活費用,我嘗試成為編劇,當編劇幸運地很少做到白工。
我當時去上三立的編劇課程,感受到的落差是,一開始身為小說家,你想的是某部作品要改編成電視劇,我想要很帥的男演員跟我很喜歡的女演員,去演這部戲,首先小說跟電視劇之間就有一個問題,台灣的網路小說六萬到十萬字,題材取材內容著重在
比較輕的內容,戲劇常常會探討生離死別,情節需要用沉重的議題考驗男女主角,讓觀眾相信他們是真的。
戲劇常常是 90 分鐘 15 集,中國戲劇 60 分鐘 30 到 40 集,一方面你需要很多人物,架構相對複雜,這是小說不太能改編成電視劇的原因,但大多數時候還是需要把窄的架構在編劇工作時擴張它。演員有太多因素,不會是你心中期待的那個人,可能因為電視台、製作公司,導致不會是某位演員演出作品,你可以說那個演員大概是什麼樣子,可是檔期無法配合,許多現實的問題讓小說到戲劇會困難重重。
沒有人來干涉我的劇本、沒有人來干涉我的故事、戲由我想要的演員演、場景去任何我想要的地方拍,我不希望這些事困擾我的故事,說我的故事可以隨心所欲。
如果看不懂小說家的工作在做什麼,那就請先看小說(笑),我們就是寫小說的人,寫這十萬、八萬、六萬是一個表面上的行為,內在歷程是我去想像、思考挖得很深很深,到了思緒的海裡,然後下潛到海底再浮上來告訴你海裡有什麼的人,印象中這是村上春樹說的,在看「身為職業小說家」的時候,很認同書中思考故事的方式。
以前的同學問我編劇、導演、製作人三者的差異在哪裡,我都會跟他說,你就把戲劇想成是一個科技業產品,製作人可能就像是 PM 的角色,然後編劇就是 RD ,是負責畫設計圖的人,所以當製造產品的時候,發現材料成本上有問題,你們就會回到設計圖問編劇,那編劇就需要修改設計。這是最容易讓科技業的朋友理解編劇的方式。
記者採訪需要讓受訪者把他的想法講完,不能去猜別人想說什麼,避免受訪者誤解採訪者,採訪最重要的是引述,那是受訪者真正說過的話,其他都是報導者對受訪者的想像,最好的採訪是報導者在受訪者沒講完的時候持續提問,直到受訪者完整回答問題。
我先說犧牲好了,你知道選擇 A 就會放棄 B 嘛,機會成本問題,我的機會成本就是沒有辦法像同系所畢業的人,去金融業賺大錢,或是去科技業工作,我放棄了高薪的機會、穩定的收入來源,以前我覺得自己無法有不穩定的生活,我是一個很務實的人,我沒有辦法接受未來有半年賺不到錢,再下一個半年我也不知道會怎麼樣,但我又沒有那麼想做別人叫我做的事,在雜誌社工作的時候,但因為時間被切得很零碎,當時雖然只要產出一些報導,我沒有辦法再寫出我想寫的小說,在我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我決定去試試看編劇,同時我也很小心翼翼地把關我的支出,「說謊愛你,說謊不愛你」是我在當編劇後的第一本小說,他是小品,卻同時身兼娛樂性與我要探討的議題,呈現了我心中想要的小說樣貌。
應該說,我還是想寫作, 2001 年到現在,我沒有覺得不想寫,所以我覺得以後我可能還是會想寫,也希望可以更隨心所欲地寫自己想寫的文章,越少限制,不用去顧慮別人的感覺。
— –
- 藍鑫的對談後記:
跟阿亞梅會認識,是因為一次演講,在好奇詢問之後,我們就交換了 MSN 跟後續的聯絡方式,斷斷續續偶爾會聊天,大約是在一年一次,直到「我們不能是朋友」,我在看這部小說的時候,非常好奇他最後會結局在什麼地方,我從三年前就開始持續的催稿,一開始不太確定阿亞梅什麼時候會寫完,一路從痞客邦看到鏡文學,隨著時間演變,我也從讀者,演變成了會討論情節的讀者,甚至是還會在粉絲頁上把 BBS 的習慣帶進留言裡,讓推文復活。
一開始,阿亞梅給我的印象是一個跟我年紀差幾個月,卻很厲害的作家,後來輾轉得知他在某家我平常會看的雜誌社,做了我當時覺得很棒的專題,心裡面卻有個疑問,那是不是就不寫小說了?
我對自己的夢想膽怯,卻無法想像別人做不到夢想會對我自己造成什麼影響,但為什麼會造成影響呢?我也不確定,但就很偏執地這麼認為。
去年到今年,看到阿亞梅的兩本新小說上架,有時空錯置的感覺,原本網路小說離我很遙遠,但卻因為這位朋友,又重新回到我的世界裡。
網路小說是我生命中一件非常重要,打造出我生命基礎的涵養環境,有的人是純文學,有的人仰賴漫畫,我則仰賴網路小說的推文,我喜歡在推文底下互動回應,這也養成我在看社群工作的基礎訓練。
採訪阿亞梅的橋段,有一件事很有趣,我只問了編劇跟小說,沒有問他記者工作裡面的點滴,當他發現我打算回去自己推論他對我問題的回答,他斬釘截鐵地跟我說你這樣不行,你會造成受訪者誤會你,那一瞬間,關於記者的樣貌就浮現了。
我其實很想隱藏自己在這些訪談之中,這個訪談計畫開始兩年,寫出來的篇數雖然不多,但到了這篇,有趣的輪廓浮現,每位願意來跟我聊聊的人,他們心裡面對自己的工作都有個堅定的信念,對生活有想像,想要為了某個美好而前進,希望我可以持續把這些內容傳遞下去,當好一位信差。
阿亞梅官方網站
阿亞梅長篇小說作品:
十七歲的法文課、深藍十二月、當雨季結束時、羞澀的陽光、遇見,相似的幸福、舊情沙發、公關通訊錄、尋找,格子衫、大三拉警報、月光王子、非法移民、說謊愛你,說謊不愛你
最新作品《我們不能是朋友》已出版。
影視編劇作品:
《真愛配方》、《俏摩女搶頭婚》、《一見不鍾情》、《我和我的十七歲》、《滾石愛情故事-愛我別走》、《願有人陪你顛沛流離》等。
您也想對談嗎?歡迎填寫這份表單與我聯絡
完整計畫請看:「請問你的工作是什麼?」對談計劃
探索更多來自 藍鑫 的內容
Subscribe to get the latest posts sent to you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