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純粹獨言,它是個當年跟某任前女友一起製作的粉絲頁,為什麼會選在今天把它重新啟動?
我只是在想我過去做的粉絲頁內容中,這個粉絲頁是最有產量的粉絲頁,但也因為當時沒有處理好製作流程,讓粉絲頁進入了無法產出內容的狀態,因此沒有辦法經營粉絲頁。
但我有幾個問題想要持續探討:我當初都是把所有的製作外包給前女友,並沒有把自己能做的地方執行,有些想法沒有產出,這次補強了設計的基礎技能之後,自己嘗試著手更新。
其二是特定風格的內容,能不能持續找到一種吸引人的路線,同時又能夠不被演算法綁架,這個邏輯在於,今天你想要讓對方每天都想到要看一下你的粉絲頁,這才是關鍵要素,訂閱的核心動力來源,是讀者、觀眾對你的好奇心,當人打開一本書、一首歌、一支影片,都是類似的動力來源,區隔是從他選擇內容的思考脈絡產生的。
就算是停止更新自己的 facebook ,也沒有停下閱讀社群行為的習慣,就算是看得很少,也快速歸納了幾個有趣的切點,純文字內容的流量始終沒有少過,應該要怎麼處理關於文字的社群內容?
總會找到一個可以支撐自己做出成果的方法。
探索更多來自 藍鑫 的內容
訂閱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